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高校驿站 > 校园传真 >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创新引领型人才——应用化学、口腔医学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经验

2021-09-29 16:12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字号:T|T

应用化学专业隶属于化学学院,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一级化学学科进入ESI前1‰。瞄准理工交叉的能源需求,聚焦化学基础问题,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传承西迁精神、引领未来化学发展的一流科学家。

应用化学专业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理念,围绕专业课程教学目标进行系统设计和实施。采用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方案设计、自主探究等多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的同时,实现零散知识和研究方法的系统内化,并上升到方法论层次,加深对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从而培养科学思维。通过阐述化学史及化学的发展趋势,并在实验中引入绿色设计,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党委书记牵头,系统规划课程思政建设

应用化学专业着力打造一支由院党委书记牵头,由党委成员和系负责人组成的专业课程思政管理队伍,党委书记为落实课程思政的第一责任人,将课程思政建设与党建工作、“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等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党委成员每季度初讨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思路及工作进展,把握专业课程思政的大局方向,明确了加强课程思政改革系统设计、提升课程育人效果、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完善课程思政质量保障的总体工作思路,对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指导思想、实施目标、重点内容和举措安排等做出明确指示和详细规划。

示范课程引领,切实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应用化学专业培育了“普通化学原理2”“大学化学”“化学与人类文明”“医用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与社会发展”等6门课程思政示范课(有3门课程案例被收入《西安交通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019)》),同时利用省级实验教学平台及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形成“有机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等特色鲜明的实践类课程思政示范课。示范课程教师充分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定期在课程思政工作坊中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和方法,引导大家集思广益,以研讨促改革,以改革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专业扎实落实课程责任教授负责制,定期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开展经常性教学研讨,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模式,相互旁听课程,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马院专家指导,凝聚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合力

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和水平,应用化学专业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田建军教授开展课程思政交流研讨,围绕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如何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以及大学化学课程如何与思政有机融合进行了详细讲授,两位老师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围绕课程思政建设规划、课程思政的案例设计与实施等内容进行汇报。通过定期与马院教师交流的方式,把握好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向,凝聚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合力,做到了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

评价体系建立,形成长效激励机制

应用化学专业建立了科学评价体系,把课程的思想性、价值性作为评价课程的重要标准。加大“思想道德素质”模块的测评权重,明确了测评标准,改进了测评形式,强化了测评实效。注重“结果导向”,评价时采用综合作业、案例分析、方案设计、课程报告和课程论文等体现产出的形式。定期对专业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把教师参与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与教师评优评先等挂钩,形成长效激励机制,切实提高每一位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口腔医学专业隶属医学部口腔医学院,首批通过教育部口腔医学本科专业认证,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养具备科学研究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跟踪本专业国际前沿的“卓越口腔医师”。

国家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强口腔卫生工作”“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将“健康口腔”提高到“健康中国”层面的高度。口腔医学专业引导学生树立“人民健康至上”的价值取向,将“德医并修”的理念融入大思政课程体系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家国情怀、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努力为祖国培育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服务人民群众的口腔医生。

点、面、体”三结合整体推进

“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正本”工程。口腔医学专业遵循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和课程体系构建一般规律,“点”“面”“体”三个层次结合整体推进。“点”即课程,发挥每一门课程不同角度、各具指向的育人作用;“面”即课程群,将所有专业课程划分成“专业教育类”“实践实训类”“综合素养类”三大课程群,并注重发挥专业教育类课程育人的支撑作用、实践实训类课程育人的协同作用、综合素养类课程育人的渗透作用;“体”即协同育人体系,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各类课程群-具体课程”的三级目标,自上而下明确各门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要求。形成课程支撑专业、专业支撑学科、各学科间相互渗透的协同育人体系。并通过科教联动、院企联合、技能竞赛等产学研合作方式紧跟医学最新发展,构建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搭建“课程思政教研室”平台,组建由党、团、专业课程教师、学业导师、学生辅导员参与,多学科背景互相支撑、良性互动的课程教学团队,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化工作体系。

引领教育回归“初心”和“使命”

医学传统里讲究“医者父母心”,仁心才能统领仁术。当跨上技术之马飞奔向前时,专业课教师们时刻提醒学生不要忘记医生那颗悲悯、温暖的仁心。董淑芬教授是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创始人,我国口腔颌面外科的一代宗师,她把解决疑难病例当做医者的责任,从不会说“治不了”,而是夜以继日地研究新方法、探索新技术;“疾病没有星期天”,董教授看病不分节假日,在身患重病之时仍坚守临床一线。通过学习董淑芬教授的事迹,使学生们明白,一个真正的好口腔医生,不仅要有科学的脑、灵巧的手,更要有爱民的心。

临床经验丰富的种植科主任医师周秦作为第五批“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进入号称“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里地区,在西藏通过视频连线为学生们开设“口腔种植学”公开课。什么是奉献,什么是初心,什么是“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巩固团结”,吸着氧气的喘息声胜过一切的解释和说教。阿里地区生活条件艰苦,周秦老师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开展医疗工作,受周秦等老师的感召,口腔医学专业有多位毕业生赴西部工作,并组成“西行雪莲、同心雪域”西藏支教团队。

牙周科王宝彦教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尽量为重度牙周炎患者保留天然牙维护患者自尊的经历,使学生们理解医生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个患者活得有尊严,除了提升专业能力,也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抚慰每一位患者的内心。在老师的影响下,学生们树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以解决临床需求为第一导向,避免受经济利益驱使,养成过度治疗的不良作风,做一位有温度的医者。

发挥实践育人的协同作用

口腔医学专业拓展育人阵地,开展多种实践育人活动。如通过“暑期三下乡诊疗活动”“贫困地区口腔流行病学调查”“义诊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实现从教室课堂到实践课堂的迁移。在口腔医学导论、早接触临床、口腔医学教育创新等教学模块,借助诊室、口腔博物馆、院史馆进行体验式实践教学。利用“口腔医学教育创新”模块进行新的交叉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的孵化,开展口腔医学摄影、医学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等。口腔颌面外科李兴强老师面对资源少、任务重的困难,勇夺全国青教赛二等奖。学生掀起苦练基本功的热潮,陆续在华南杯、华山杯、丝路杯临床技能大赛中取得佳绩。

    相关文章
    西北大学师生在“2021城市设计&城市可持续调研报告国际竞赛”中获得佳绩

    日前,由世界规划教育组织WUPEN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City网站联合举办的“2021城市设计城市可持续调研报告国际竞赛”落下帷幕。我校学生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2项,提名奖2项,取得…[阅读]

    第四届国际信息科学峰会举行

    近日,由国际信息研究学会举办的第四届国际信息科学峰会于线上召开。本届峰会包括信息研究中的理论与基础问题会议,生物灵感的计算架构中的信息会议,数字人类主义会议,对称性、结构和信息会议…[阅读]

    西安交大学生赛艇队在第四届沈阳国际赛艇公开赛中获6金1银

    9月19日至20日,第四届沈阳国际赛艇公开赛暨第二届沈阳国际青少年赛艇邀请赛在素有“最美静水赛道”之称的沈阳浑河举行。赛事由中国体育协会主办、沈阳市体育局承办,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中小学…[阅读]

    2021年秋季管理干部国际文化与口语培训班开班

    9月22日,学校2021年秋季管理干部国际文化与口语培训班在北校区会议中心顺利开班,来自校内24家单位的39名管理干部参加本期培训,党委组织部/党校、国际合作与交流部、外国语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和…[阅读]

    以小搏大 大有作为 西电参加第23届国际光博会

    作为光电行业风向标的第23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中国光博会)于9月16-18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次会展规模宏大,来自国内高校、研究所、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等领域超过3000家企业参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