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高校驿站 > 校园传真 >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褶皱调控与力致变色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2-03-08 18:03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字号:T|T

自然界许多动物(如变色龙、章鱼等)在受到环境刺激时,可通过肌肉活动调节表皮微/纳米结构来改变皮肤的颜色或透明度,以实现伪装和交流的目的。受此启发,研究人员通常采用光刻技术或自组装技术来制备微/纳米表面结构或微/纳米颗粒阵列,在应力作用下由于微/纳周期结构的改变从而引起力致变色效应。然而,这些策略仍存在材料体系复杂、制备工艺繁琐、成本高、材料力学稳定性差等问题。如何简单有效、低成本地制备力致变色材料仍然是该领域的难题。

针对上述问题,西安交大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军院士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褶皱表面动态调控实现多种力致变色行为的新策略。采用极其简单的SiOx/PDMS材料体系,通过巧妙控制力响应型动态褶皱表面,实现了不同类型的力致变色效应,分别为力致亮度改变型(brightness mechanochromism, BM)、力致颜色改变型(hue change mechanochromism, HCM)、力致可视角改变型(viewable angle mechanochromism, VAM) (如图所示),并探索了力响应型褶皱表面在智能显示、防窥防伪、柔性应变传感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上述策略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材料可逆性和稳定性优异,具有潜在的商业前景。

该研究成果以《褶皱动态调控及力致变色》(Reversible Mechanochromisms via Manipulating Surface Wrinkling)为题发表于《纳米快报》(Nano Letters)上。西安交通大学吴凯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祝婷、西北大学朱亮亮副教授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刘刚教授和孙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参与该工作的还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陈曦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唯一通讯单位。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

近年来,孙军院士课题组在薄膜褶皱变形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相关研究已发表在《先进材料》《纳米快报》《材料快报》等期刊上。

文章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1c04494

    相关文章
    民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支部召开换届大会

    3月5日上午,民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支部党员大会在北校区会议中心举行。民革陕西省委员会秘书长崔彬,组织部长樊文辉、干部张枚,副校长蒋舜浩参加会议。民盟西电委员会主委杨志勇,九三学社西电…[阅读]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图书入选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日前,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评选工作结果揭晓,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申报的《金属丝电爆炸物理及应用》项目入选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属于自然科学领域。 《金属丝电爆炸物理及应用》是…[阅读]

    西北大学附属医院 西安市第三医院建院五周年庆典大会暨二期扩建项目综合楼主体封顶仪式顺利举行

    3月4日,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建院五周年庆典大会隆重举行。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峰虎,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刘顺智,西安市发改委主任邢欣,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荣亮…[阅读]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高比能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在国家“双碳”战略需求的背景下,钠离子电池凭借钠资源的低成本优势有望在未来规模储能领域实现广泛的应用。作为限制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部分,正极材料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一直备受广大…[阅读]

    西安交通大学2022年雷锋月暨爱国卫生运动启动

    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丰富和发展新时代雷锋精神内涵,将爱国卫生运动走实走深,3月5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举办2022年雷锋月暨爱国卫生运动启动仪式。副校长柴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