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高校驿站 > 校园传真 >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软物质相变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3-01-13 16:01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字号:T|T

生物系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软物质结构,因此在超分子、聚合物化学和纳米科学中,设计不同的软物质自组装结构对理解生物系统中相关结构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双连续立方相广泛分布于各种自组装体系中,其结构的双连续性赋予结构多种功能。双金刚石结构(DD)和双螺旋二十四面体结构(DG)作为常见的两种双连续立方相,普遍存在于不同化学领域和不同的长度尺度中,可用作天然和人工的光子晶体材料、超材料、超级电容器、催化剂、模板和用于分离和过滤的薄膜等。研究DD和DG之间的相变机理,从而在不同体系的自组装中设计目标分子实现相结构的调控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目前的研究尚未报道DD与DG之间是如何通过中间相逐步相变,这种逐步相变可在结构及分子层面进一步解释DD和DG之间的相变关系。

近期,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刘峰教授团队与德国马丁路德·哈勒维腾贝格大学的Carsten Tschierske教授合作,并借助上海同步辐射光源(SSRF)小角X射线散射线站与西安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的小角X射线散射仪,研究了一系列多亲性同系物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自组装行为,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DD-DG相变路径:将DD结构的四面体节点扭曲得到Fmmm结构的扭曲四面体节点和平面四重节点,进一步在六方P63/m结构中变为扭曲的和非扭曲的三重平面节点,最后得到只有非扭曲三重节点的DG结构。相变过程中结构的配位数(CN)的变化为4-4-3-3。相变过程以能量最低为原则,极小曲面与节点的六边形密排互相竞争,得到具有不同节点形状的四种结构。该研究所提出的全新的DD与DG结构之间相变机制,对从结构和分子层面更深入理解相变过程和进一步调控相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近日,该研究成果以《在双螺旋二十四面体结构与双金刚石结构的相变中得到具有多样化节点形状的网状相结构》(Network Phases with Multiple-Junction Geometries at the Gyroid-Diamond Transition)为题发表在国际化学领域旗舰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西安交大材料学院博士生蔡晓倩与马丁路德·哈勒维腾贝格大学的Sebastian Hauche博士,通讯作者是西安交大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刘峰教授以及马丁路德·哈勒维腾贝格大学的Carsten Tschierske教授,陕西省软物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与西安交大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本文的第一单位。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共同资助。本工作是刘峰教授领导的团队近期在化学领域旗舰期刊《J. Am. Chem. Soc.》(2022, 144, 6936-6945)、《Angew. Chem. Int. Ed.》(2022, 61, e202203447)后在软物质自组装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研究成果。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2c10462

    相关文章
    校领导慰问驻西安各附属医院一线医务人员

    “向坚守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向全体医务人员拜早年了…[阅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6人荣任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1月上旬,政协陕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政协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名单,共574名,学校马晓华、李云松、李赞、张新亮、谢永平(按姓氏笔画顺序)等5人获任。1月…[阅读]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液态金属电池储能技术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国家加快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规模化发展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新型…[阅读]

    西安交大与复睿微电子共建大算力芯片科教融合创新研究院

    1月10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与复睿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共建大算力芯片科教融合创新研究院。 签约仪式前,校党委书记卢建军会见复睿微电子首席执行官孙一峰一行。双方围绕大…[阅读]

    西安交大金属增材制造科研团队在新型熔滴+电弧增材制造铝合金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铝合金因其密度低、机械性能好、导热系数高、来源广、成本低等特点,成为汽车工业、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工业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之一。随着增材制造(AM)技术的兴起,激光和电弧都可实现铝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