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初心不改扶贫志 矢志不渝雷声情

2021-04-29 08:15  来源:铜川日报  字号:T|T

本报记者 原玉红 张芳

坐落在大山深处的宜君县五里镇雷声村,基础设施条件差,集体经济薄弱,产业结构单一,长期以来群众苦于致富路子少,经济收入低,贫困群众脱贫难度高。

2015年8月,宜君县水务局干部张昭强被选派担任五里镇雷声村第一书记。自任职以来,他坚持以党建促脱贫,以脱贫促发展,心系贫困群众,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为民务实谋发展。

村里来了个爱“走亲戚”的书记

2015年8月15日,接到宜君县水务局机关的选派通知后,张昭强立刻赶回家中收拾行装,第二天就入驻到了雷声村。从这一天起,雷声村民都在传,“村里来了个年轻书记,才二十几岁,就和村里五十多岁的老支书和主任搭开班子,能担起事吗?”村里的群众在怀疑、观望,大家都在看,这个书记能成多大的“神”。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来之则安之。”张昭强说。在他看来,只有近距离地和群众接触,才能了解到基层的需求,再能扛起年轻人的在责任,和老百姓携手奔小康。

从进村的第一天起,张昭强就立刻召开村全体党员和干部大会,对村情户情逐一了解,对村上工作开展情况尽快熟悉,特别是村上的党建和脱贫工作他尤为关心。当他看到村上党建资料薄弱、脱贫工作疲于应付时,内心着急,说干就干。白天他挨家挨户地跑,了解每户基本情况和群众的一些意见和想法,与群众打成一片,村民成了他的亲戚;晚上村委会的灯长亮着,他软磨硬泡拉着老支书和主任商量村里的大事小情;夜深了,等他们走了后,独自一人又在村委会的住所里挑灯夜战,整合规范村上党建和脱贫资料。两个月下来,整改人瘦了一圈、黑了一截,水务局的同事碰到他都打趣地说道:“这不是五里镇雷声村的张书记嘛,欢迎欢迎。”

服务群众的脚步一刻不停

“支部强不强,全看领头羊。”这句话是对张昭强的真实写照。

面对村上的实际情况,张昭强按照镇上“4A级”党支部建设标准和“四好干部”要求,坚持常态化制度化抓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行“主题党日+精准扶贫”模式,开展党员政治生日、党员“亮身份”等活动,积极发展年轻党员,着力提升党员宗旨意识。

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党建工作不仅资料齐全规范,组织生活常态开展,党建活动丰富多彩,村里的党员和群众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党建工作的魅力,党员素质明显提升,党性意识日益增强,作用发挥显著有力。同时,坚持把发展的需求、群众的期盼作为改进工作的动力,围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严格执行村级坐班值班制度,建立村级“730”便民工作站,积极探索推行了全程代理零距离便民服务模式,变群众跑腿为干部跑腿,干部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党群干群关系呈现出其乐融融的良好局面。

除了建强支部,张昭强还积极发展村集体产业。他实地考察了解村上种养殖基本情况,与帮扶单位、村两委班子商讨制定雷声村短、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并结合镇党委、政府提出的“1+2+3”产业发展模式和“亮、干、站、树”四字工作法,鼓励贫困群众大胆革新,借助水资源和山川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和畜牧业养殖。推进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几年来累计争取相关项目资金350余万元,完成村自来水入户工程,修建路灯、排水渠、苹果园等,并修缮加固村委会、生产桥等项目,着力提升人居环境,有效解决了群众农产品晾晒、生产生活出行等实际问题。

2017年成立了雷声村集体经济联合社,2019年底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63.1万元。依托40万元县扶贫专项资金与村集体经济联合社资金10万元,建成蔬菜种植项目,吸纳剩余劳动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昭强的苦功没有白下,2015年至2020年,村上连续6年年终考核全镇排名前3名,跻身一类村行列。

如今,家家户户自来水通了,通组水泥路全面建成,路灯也都亮了,还新建了花园、垃圾填埋场,村容村貌改善了,大家的收入多了,日子自然也就好了,大家对这个书记又有了新的看法:昭强确实是个干实事的好干部,咱们村这几年的发展还多亏人家想办法。

实干是对群众期盼的最好回报

驻村就要靠实干赢得满意,用满意回报群众。自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张昭强精心谋划产业发展,持续推进“八个一批”各项扶贫政策的精准落实,雷声村于2016年底成为全市首批贫困村摘帽,被评为市级脱贫示范村。

担子好像轻了,但是张昭强的心一点也没松下来,他关心的是剩下的那些未脱贫户,这些贫困户由于各种原因,脱贫摘帽难度大,产业发展限制多,生活困难长期在温饱线上“挣扎”。

村上杨保玉夫妻长期患有糖尿病,妻子无劳动力,自己又干不了重活,生活极其困难,张昭强知道后主动申请成为该户帮扶干部,并为杨保玉争取到村上保洁员岗位,办理小额贷款入股合作社,引导发展养殖业。他尤其关注村上群众的就业问题,经常在智联招聘网上检索各类招工信息,并留意各区县政府网站发布的用工信息,遇到合适的岗位就推荐给需要的群众,帮助他们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五年多的驻村工作,让这个年轻书记更加成熟坚毅。对于今后的工作计划,他早已在笔记本上写道,切实做好动态防反贫监测、稳定增收等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进一步优化整合扶贫资源,一定要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做大做强,“三变改革”一定要改出成效做出实绩,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一定要做好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关文章
    百年征程葆初心 传承西迁谱新篇——西安交通大学第58届运动会开幕

    四月末,逢初夏。恰遇建党100周年、交通大学建校125周年之际,交大师生伴着飘扬彩旗齐聚东南田径…[阅读]

    计科院刘志镜教授扶贫团队一行赴白河县开展慰问与乡村振兴调研活动

    3月24日至26日,按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工作安排,受学院党委书记李青山委托,刘志镜教授扶贫团队一行前往陕西省白河县(白河县曾是陕西省深度贫困县),慰问前一段白河县因雪灾受灾的企…[阅读]

    学党史,明初心,担使命:2020级红色朝阳班开展党史研学活动

    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4月2日下午,2020级红色朝阳班组织学员前往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开展党史研学活动。 同学们先后参观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的主题展厅和历史旧址。在一幅幅展现当…[阅读]

    一附院医疗帮扶团队:扎根西南,“医”心“医”意为扶贫

    自2013年,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便打响了全面脱贫攻坚战役。一场秦滇协作,将西安和云南紧紧相连;一场脱贫攻坚战,让大家心手相牵。 2019年7月,王雪、赵小利、罗俊组成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阅读]

    人文学院师生赴蒲城县三合小学开展音乐文化扶贫项目本学期线下教学活动

    为迎接建党100周年,践行青春使命,3月24日下午,人文学院“音乐点燃梦想,青春助力脱贫”音乐文化专项乡村振兴项目学生团队在辅导员辛妮的带领下前往蒲城县桥陵镇三合小学开展本学期第一次线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