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把责任和使命写在山区大地上 ——记洛南县优秀共产党员、四皓街办农技干部雷鸣

2021-11-10 06:07  来源:西北信息报  字号:T|T

在秦岭东段南麓的商洛市洛南县,当提起四皓街道办农技干部雷鸣的名字时,干部群众都会不约而同地夸赞他是一位忠于职守、务实创新、热心助人的好党员、好干部。参加工作28年来,他扎根基层、坚守初心、默默奉献,把责任和使命写在山区大地上,为地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群众脱贫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建党百年之际,被中共洛南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倾情服务解难题

雷鸣自幼生长在山区农村,目睹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也深知乡亲们欲摆脱贫困的迫切愿望。参加工作后,作为农业技术干部队伍中的一员,他决心依靠科技的力量,带领群众兴产业、斩穷根、奔富路。常言道:打铁须先自身硬。为了掌握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他每年自费订阅多种专业性报刊杂志,购买大量的农业科技类书籍,工作之余潜心钻研学习,不断提升个人专业知识素养。近年来,他先后自费到河南西峡、商洛市商州区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加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培训学习,全面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核心技术。

连河村地域宽广,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分散,但只要哪里有食用菌栽培户,哪里就有雷鸣忙碌的身影。在发展食用菌初期,为了解决该村无相应生产机械设备的实际问题,他主动拿出自己积攒的1万元,帮助村上购回了粉碎机、柴油机、装袋机和灭菌锅炉等一整套机械设备,及时解决了制约村民发展食用菌而无设备的难题。

2017年8月23日上午9时许,突然大风来袭,导致连河村一菇农的两座香菇大棚严重受损,棚内料袋散落满地,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建起的大棚瞬间被大风摧毁,这位菇农难掩伤心之痛。雷鸣得知这一情况后,连忙赶至现场,迅速叫来5名青壮劳力,一起帮助该户重新搭建香菇大棚,使其很快恢复了正常生产。在他的热心帮助和精心指导下,该户当年栽培的2万袋香菇就收入了5万多元。

连河村西河一组有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4口人,家里一直无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日子甚是艰难。雷鸣便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动员其发展袋料香菇,但该户经济困难,家中一时拿不出启动资金,雷鸣就干脆用自己的工资折作抵押,帮其从信用社贷款2万元,解决了先期资金难题。在生产环节上,雷鸣总是不厌其烦的上门指导,面对面的讲、手把手的教,使其家中至少有两个主要劳动力基本掌握了香菇的栽培技术要领。如今,该户年均栽培袋料香菇7000余袋,年收入稳定在3.5万元以上,靠栽培香菇不仅顺利地实现了脱贫,还在靠近通村水泥路旁盖起了宽敞明亮的四间两层新楼房,从当初的贫困户一下子步入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近年来,针对连河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家一户因人手不足而难以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现实问题,雷鸣经过一番认真地考虑,决定在该村组织建立互助组、走抱团发展食用菌产业,他把自己的这一想法向街道办作了汇报,取得了领导的认可和支持。于是,他便同村干部一起逐家逐户做思想动员工作,并对有意愿的农户以5至10户组成一个互助组,在食用菌生产的主要环节上,通过开展相互协作、实现合作共赢,从而有效破解了因劳动力不足而难以发展产业的难题。目前,在连河村已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4个生产互助组,使群众通过抱团走上产业发展之路,为扩大食用菌产业规模,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精心指导促增收

去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雷鸣率先深入村组和农户,大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要求群众非必要不外出,居家做好个人防护,不串门、不聚集,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一边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一边致力于连河村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为确保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雷鸣坚持做实做细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在产前产中,他常常早起晚归,深入农户和生产一线,每个环节都认真示范、精心指导,常年风雨无阻,在他心里也从来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一天到晚忙下来,累的他腰酸背疼,甚至脚板打了血泡,肿胀疼痛,他仍然咬牙坚持着。特别是到了香菇生产旺季,他有时一个星期都睡不上一个囫囵觉。为了随时解决菇农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他把个人的电话作为全村食用菌生产技术服务咨询热线予以公开,每天24小时保持畅通,以方便农户随时联系咨询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技术难题。

去年3月中旬的一天,雷鸣正在吃午饭,一菇农突然打来电话,说自家大棚内的香菇料袋出菇率很低,让他赶快去看看是啥问题,雷鸣二话没说,立即放下手中的饭碗,便急奔该户的香菇大棚,对棚内的温度、料袋水分进行了详细检测,并经过认真分析后,确定是因棚内温度过低所致。于是,他现场指导该户对大棚采取加温措施,给料袋内补足水分,等忙完这些后,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他这才坐下来喘了一口气。过了几天后,这个菇农又给他打来电话,高兴地说他家的袋料都出菇了,而且长势很好,在电话里不停地表示感谢。当年,该户的袋料香菇就收入了3万多元。

作为一名基层农技干部,他深知科研的重要性,眼睛始终瞄准当下全国最前沿的食用菌科研成果,立足当地实际,大胆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特别是在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等多方面进行攻关,先后引进新品种4个,开展项目研究20余个。为确保每个项目都能顺利成功,在每一个环节上,他都亲力亲为,白天在大棚内亲自动手、细心操作、认真观察、详实记录,晚上对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查找相关资料,请教专家教授,一项试验数据往往要反复进行十几遍的分析、测算、比对。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不懈地努力,终于成功优选出了4个适宜本地发展的食用菌优良品种,还向菌农普遍推广了生物防虫、以电(煤)代柴蒸汽锅炉灭菌等多项新技术,先后入户培训菌农400多人次,创建标准化食用菌示范点8处,大大提高了产业科技含量,为该村食用菌产业向规模化、科学化和高效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至目前,全村食用菌产业袋料栽培规模已达到50万袋,菇农年收入逾140万元,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

爱心善举显本色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长期以来,雷鸣扎根基层、服务群众、默默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处处彰显先锋本色。

去年5月上旬的一天早上,雷鸣在去四皓街办领取文件的路上,途经代塬社区广场时,发现广场石碑下的台阶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便立即停下自驾车,走上前把老人搀扶起来,这才发现老人嘴唇干裂、目光呆滞、浑身颤抖着,就询问详情,老人用有点沙哑的嗓音有气无力地说:“他与家里人发生了争吵,便赌气离家出走,已经两天没吃饭了。”听罢老人的诉说,雷鸣便迅速从广场对面的购物超市买来了面包、饼干和矿泉水,待老人用过之后,又小心的搀扶到自己的车上,直接把老人送到家,见到老人的儿子后,他善意的批评其要尽孝道、善待老人。看到父亲安全回来了,老人的儿子感动的热泪盈眶,紧紧握住雷鸣的手,连声说道:“您真是个难遇的大好人啊!”。

连河村有一位80多岁的留守老人,儿子儿媳常年在外地打工,老人长期患慢性病,行走不便,饮食起居十分困难,雷鸣便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地义务,经常抽空看望老人,帮老人打扫卫生、劈柴做饭、代购生活用品和所需药物,他的善行义举令老人无比感动,逢人就夸:“雷鸣这娃心肠好,待我比自己的儿子还亲呢!”通讯员刘军民

    相关文章
    十四运志愿者王敬淳、罗瑞桐:担当使命,携手共进

    在不久前结束的十四运会中,共有732名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 来自崇实书院的王敬淳和罗瑞桐是本次十四运会服务于游泳跳水馆的交大志愿者。她们在校园里是一起生活的室友,在十…[阅读]

    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万武义作“记者的责任重如泰山”专题讲座

    10月12日下午,新华社原国内部主任、高级记者、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万武义,在长安校区为我校2021级新闻传播学院全体本科生、研究生作了题为“记者的责任重如泰山”的专题讲座。新闻传播学院来…[阅读]

    “赓续百年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网教院开展教师节慰问座谈活动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9日下午,网教院党总支书记张武军在北校区主楼Ⅱ区资源与技术中心走访慰问教师职工并主持召开了主题为“赓续百年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的交流座…[阅读]

    庚续百年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机电工程学院举办教师节专题活动

    (通讯员 赵宇 张思超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机电工程学院以第37个教师节为契机,开展了以“…[阅读]

    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药学院督导开学第一课

    为弘扬尊师重教的办学传统,深化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9月13日上午,药学院院长王嗣岑、副院长方宇带领学院教学督导工作小组现场检查开学第一课。此次督导检查的课程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