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我科研人员发现桑树有两套染色体基数

2022-02-11 20:05  来源:汉中日报  字号:T|T

新华社重庆2月 10日电(记者 柯高阳)桑树是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树种。我国科研人员最新研究发现,染色体的融合断裂使得桑树拥有两套染色体基数。这项研究打破了以往“一种生物只有一套染色体基数”的认知,为准确绘制桑树亲缘关系“家谱”奠定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已由学术期刊《园艺研究》在线发表。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承载体,染色体的研究可以为物种的起源、进化和亲缘关系的解析等提供重要借鉴。”论文通讯作者、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何宁佳教授介绍,川桑和白桑是桑树的常见品种,此前已有研究发现二者的染色体基数分别为7条和14条。但这两套染色体基数是否同时存在,以及二者之间的进化关系尚不明确。

西南大学课题组通过基因组测序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发现,川桑的6条染色体与白桑的14条染色体具有很高的染色体共线性,其中川桑最长的1号染色体对应白桑的四条染色体。同时,川桑和白桑的有丝分裂中期到减数分裂终变期过程中均存在染色体融合现象。大量研究表明,染色体的融合断裂是造成两套染色体基数分化的原因,课题组据此提出了“桑树染色体断裂-融合循环”理论。

“这就好比有两支人数相同的队伍,一支分为了14个小组,另一支则分为了7个小组。”何宁佳解释,这两套染色体基数之间不是简单的倍数关系,不能相互取代,二者可以通过自身一部分染色体融合或者断裂的方式,变异成对方的一部分。

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认为,这项研究填补了桑树遗传基因组领域的空白,为桑树种质资源研究和桑属植物的进化机制解析提供了新的思维路径。

    相关文章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水环境低维受限条件下新物态和物性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水是地球表面最为普遍的环境物质之一,在微纳级别尺度上蕴含着丰富的物理新奇现象,相关物质结构的精密解析、规律机制的总结揭示、应用开拓的分析阐明对当前科研课题的纵深开展具有重要的学术和…[阅读]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可见光催化烯烃多氯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有机氯化物在医药、农业和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氯仿是一种最廉价的氯化试剂(~0.06 ¥/g),但由于其C-Cl键能高达320 kJ/mol,成为氯仿转化应用的一个瓶颈问…[阅读]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肝星状细胞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肝内胆管癌是第二常见的肝脏原发恶性肿瘤,仅次于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的发生和进展不仅与肿瘤细胞自身的分子事件有关,还受到肿瘤微环境的调节。肝脏肿瘤微环境成分包括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血…[阅读]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拓宽水系超级电容器工作电压方面发表综述文章

    超级电容器作为能量存储器件因具有较快的充放电速率、较高的功率密度和长的循环寿命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和太阳能能源系统等领域。目前,为提高超级电容器能量密…[阅读]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放疗增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目前,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及免疫治疗等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肿瘤组织对放射治疗的抵抗是制约放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放疗敏感性是肿瘤放射治疗的持续性挑战之一。 针对这一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