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时事热点 > 世说新语 >

教育产业化是谁提出的 教育产业化导致了科研功利化?

2015-04-14 11:23  来源:长安青年网(http://www.changanyouth.cn/)  字号:T|T

教育的产业性是教育的物质属性的客观特征。是指教育作为一种产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发展具有长远推动作用;通过教育投入,可拉动教育经济增长,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功能和特性。在经济学上,产业特征的基本要素包括市场需求、产业资本、产业产品、产品质量、成本核算、社会经济效益、价值规律等。

教育产业化究竟是哪个人提出的,是汤敏、何宗海、薛兆丰、茅于轼亦或者是别人已无从查起,但是教育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教育产业化自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在高校全面推行,于2006年10月废止。

教育产业化的问题

以营利为办学目的、变相出售公共产品、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教育产业化”倾向与行为,混淆了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一般企业的根本区别,背离了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必将带来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甚至引发一系列的矛盾。

教育产业化就是一切以经济为中心思想的体现,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把国家责任推向社会,与民争利。

作为教育需求不断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当前教育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违背教育公益性原则的种种产业化倾向与行为,严重损害了教育的形象,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为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要求,首先就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旗帜鲜明地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履行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

教育产业化的误区

“教育产业化”之所以有一定的市场,还与极个别地方政府的职能缺位、越位有关。作为公共教育的责任主体,极个别的地方政府认为可以通过“产业化”把教育推向“市场”,通过“改制”卖掉优质公办小学、初中和高中,利用“教育产业化”和“市场化”,推卸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责任;利用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有些相关制度建设滞后的空隙,寄希望于通过收费让学生家长主要承担教育成本,弥补政府的投入不足,转嫁政府投入教育的责任;不仅对民办教育不予以正确引导,对公办教育也不按照《教育法》的要求,履行实现“两个比例”和“三个增长”的职责,使教育投入留下了经费缺口。与此同时,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又存在种种弊端,部分重点校、示范校、中心校集中占用过多的优质教育资源,造成了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地区、城乡和学校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热衷“教育产业化”的人们,将教育当成营利的行业,片面运用国有企业改制的思路来“改造”学校。若完全照搬企业管理和运营的模式,终使学校自身会既无正确的办学理念,又无正确的办学目标;教职工没有参与学校决策与管理的机会;学生没有正常渠道反映自身诉求;学校对学生不讲诚信,科学决策、民主管理形同虚设。以追求利润为导向的“产业化”了的学校运作模式,既限制了学校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损害了教育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教育产业化的危害

“教育产业化”的失范行为有悖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要求。若“教育产业化”得不到有效遏制,一部分低收入家庭的子女会因无力负担高额费用,而被剥夺平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而更多的家庭只能减少其他开支,忍受过重的教育收费。与此同时,另一部分经济承受能力较强家庭的子女,即便是学习成绩和资质都很一般,却也能够通过“买分”进入教育质量高、办学条件好的学校接受教育。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这样的结果还会导致公办学校、民办学校都出现“平价生”与“高价生”的等级区分,以致在最不该形成阶层和等级的领域出现沟壑,既造成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和社会的不公平,也给经济承受能力较弱家庭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同时对讲求有教无类和传承美德的教育受到侵蚀,甚至还可能在那些倾囊或负债进入高价学校的学生以及因家境贫寒不能进入高价学校学生的心灵中,播下怨恨的种子。

教育领域的种种“教育产业化”行为,客观上在不断强化应试教育。公办学校为了提高竞争力,就会想方设法争取政府投资,以集中好教师等优质教育资源。学生为了少缴费和选择好的公办学校、接受好的教育,就会靠死记硬背、追逐高的分数。“教育产业化”行为及其错误导向异化了教育目的,必然进一步拉大学校之间、人群之间的差距,造成受教育机会、过程以及结果的不均等,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带来直接阻碍,并最终严重影响受教育者个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的公平、和谐和健康发展。

败坏了教育的崇高社会形象,扭曲了个别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导致教育领域的逐利,甚至由此滋生腐败现象,人们心目中圣洁的殿堂被沾染铜臭,也使得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职业蒙羞。直接后果,受到影响的不仅是教育的声誉和学校本身的健康发展,同时招致摇撼的还有教育的社会功能、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良知。

教育产业化的结局

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并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要求。那么,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怎样的作用?教育自身如何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由于受“教育产业化”的误导,出现了一些优质公办小学、初中或高中,以种种借口收取借读费、择校费、赞助费等,把政府应该负担的部分教育经费,转嫁给了社会和学生家庭,引起了人民群众强烈不满。

“教育产业化”的失范行为败坏了教育的崇高社会形象,扭曲了个别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导致教育领域的逐利,既让人们心目中圣洁的殿堂沾染铜臭,也使得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职业为之蒙羞。作为直接后果,受到影响的还远不仅是教育的声誉和学校本身的健康发展,同时招致考问和摇撼的还有教育的社会功能、学校的天职和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良知。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将教育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优先发展事业。为贯彻落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要求,首先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旗帜鲜明地坚持公益性教育,履行政府职责提供教育公共服务;要深刻认识和纠正教育发展中有悖于公益性的产业化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从严治教,依法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活动。

教育科研功利化 病在产业化和行政化!

1月26日,温家宝听取来自科教文卫体各界的10位代表对 《政府工作报告 (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温家宝听后深有感触地说:“一些大学功利化,什么都和钱挂钩?这是个要命的问题。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 ”(2月1日《新京报》)

总理的感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钱学森生前留给教育界的那个沉重问号:“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记得钱老的质问当时引发了举国反思热潮。

中国的教育千头万绪,不是靠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然而,现实毕竟不容避讳,中国教育积弊重重,各种病灶已入腠理,不治必然愈深。那么,迎难而上,给中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会诊,便是刻不容缓的严肃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教育部将其作为 “下一步工作的重要内容,想办法解决”是深得民心的。

但是解决的效果却不尽人意,“一些大学功利化,什么都和钱挂钩”仍然是个“要命的问题” ,缺乏“自己独特的灵魂,鲜见“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的精神,罕有“办学自主权”,仍然是束缚大学良性发展、限制杰出人才涌现的捆绳。从这个意义上说,总理的洞见和感慨是何等的一针见血,又是多么的针砭时弊。可以说,是一语击中中国高等教育的软肋。

欲根治中国教育功利化的疑难杂症,除了根治教育行政化的病灶,更要痛下决心矫正教育产业化的畸形。唯有如此,教育困惑才能迎刃而解,教育作为百年大计的根本才能破解杰出人才式微的困局。

    相关文章
    卢建军调研电子陶瓷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月3日,卢建军调研电子陶瓷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际电介质研究中心,详细了解透明铁电单晶的制备原理与技术、主要应用领域、发展前景,询问了团队科研攻关进展情况,并与师生代表深入交流…[阅读]

    西电社区青少年国际理解教育项目成功举办

    为提升学校社区青少年国际理解素养,培养跨文化理解能力和国际交往实践能力,国际合作与交流部于2021年2月21日至2021年2月25日,组织实施了“西电社区青少年国际理解教育”项目。 学校来自乌干…[阅读]

    西北大学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关于印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0年度)名单的通知》,我校地质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成功入…[阅读]

    信息学院两位教授获中国计算机教育奖项

    近期,中国计算机学会公布了2020年“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教育奖”评选结果,我校信息学院耿国华教授获此殊荣。2020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期间举行了2019年度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颁奖典礼…[阅读]

    规范、有序、标准、高效——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多措并举保发展

    ■通讯员 李天泽 成立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修订网络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1月14日,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全体会议在北校区主楼II区319会议室召开。11个专业学…[阅读]